-
⟪中秋⟫苏槿,萧三闲社科八室(5F南)K892.18/4本书不仅介绍中国节的风俗、美食、传说、历史、传承,更通过精美插画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中国节的魅力。让读者不仅了解每个节日的历史渊源、传承发展,还能了解一些跟节日有关的诗词经典、传统习俗。书稿的插画随文而画,灵动鲜活,为图书增添了不少亮色。阅读更多+
-
《小团圆》张爱玲社科四室(4F西)I246.57/110《小团圆》是张爱玲创作于一九七〇年代的自述性小说。她用个人最深知的人生素材, 以细腻工笔刻画出在她生命过往来去的各色人物、辛酸往事, 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, 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。阅读更多+
-
《秋园》杨本芬社科四室(4F西)I247.57/5062听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的故事。1914年,世上有了“秋园”这个人。1918年,汉语有了“她”这个字。秋园,她来过,挣扎过,绝望过,幸福过。今天,她80岁的女儿,把普普通通的她,讲给世界听。 “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,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,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。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,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。”阅读更多+
-
《山月记》(日) 中岛敦著 ;李默默译社科七室(5F西)I313.45/1700本书为中岛敦的中短篇小说集, 收录《山月记》《李陵》《光·风·梦》等十余篇代表作。他的小说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化, 融合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与诡诞的日本怪谈风, 独出心裁, 文字优美, 探究人性与自我的存在, 充满现代特质, 深受读者喜爱。阅读更多+
-
《烟火人生》朱自清, 萧红等著社科八室(5F南)K825.4/133本书侧重于表现文化名人在市井生活中体现出的风趣、乐观, 描写的文化名人有鲁迅、老舍、田汉、徐悲鸿、朱自清、梅兰芳、程砚秋、夏丏尊、叶圣陶、张大千等。主要内容包括: 鲁迅的美学萧红、鬼也是怕人踢的萧红、一九三五年十月一日夜萧红、明朝会萧红、鲁迅先生病了萧红、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郁达夫等。阅读更多+
-
《中国传统节日的仪式》王昕朋社科八室(5F南)K892.11/3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传统节日的风俗, 包括传统风俗和少数民族风俗, 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传统节日蕴含的人文内涵, 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。阅读更多+
-
《偶遇》陈鲁豫社科七室(5F西)I267.1/1685本书内容包括: 按自己的意愿生活, 别人闭嘴 ; 迈出第一步, 人生就有可能豁然开朗 ; 新的人生, 就是要直面我们的问题 ; 爱情是两个人的战役 ; 爱情本来就是一段心甘情愿的冒险等。阅读更多+
-
《仰望月亮》董文征社科四室(4F西)I227/2088本书作品集结了作者数十年的优质诗歌创作, 题材包括风景旅行的探境、生活生命的感悟、往事的追忆、景物的兴致、人生的向往、情感的追求、人性的追问等。在表现手法上既有细腻释然的描绘, 也有点到为止的简要抒写。作者由“我”出发, 抵达世界, 书写尘世悲壮, 人间百态, 全面体现着诗人的怜悯与胸怀 ; 写生而为人的困顿, 写负重前行的梦想, 写梦想与现实的羁绊, 体现诗人的笔力和多元的美学建构。阅读更多+
-
《月光如水》季宇社科四室(4F西)I247.7/2589对现实生活的有感而发, 以小故事见大道理, 叙事、写人、说理, 入木三分, 让人拍案叫绝。阅读更多+
-
《荷塘月色》朱自清社科四室(4F西)I216.2/222本书收录的作品有: 匆匆、背影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录、荷塘月色、生命的价格 —— 七毛钱、阿河、儿女、给亡妇、冬天、说扬州、南京、罗马、滂卑故城等。阅读更多+